依据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最新政策通知,相较于往年发布的申报通知,本年度评价机制出现一项关键调整——首次参与评价的企业被明确纳入实地核查范畴,这是今年评价工作的显著变化。以下从调整要点、核查细则及企业应对建议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实地核查机制的重要调整
2025年评价政策首次将"首次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列为必须接受实地核查的群体。以往实地核查主要聚焦高风险企业类型(包括职工总数≤5人、科技人员占比≥90%且职工数≥50人、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而本年度政策突破原有范围,要求所有首次申报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信用状况如何,均需在结果公示前完成实地核查程序。
强化对企业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审查,防范虚假申报,尤其针对新参评企业可能存在的材料不熟悉、填报疏漏等问题
二、实地核查的具体内容
核查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重点核验以下材料:
1、基础信息真实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内容的准确性;
企业职工总数、科技人员占比等关键数据。
2、财务与研发材料
上一年度职工人数统计表(注明科技人员数);
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或研发费用归集证明;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
3、信用记录
通过“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失信记录
三、首次参评企业的注意事项
1、提前完善佐证材料
除营业执照、知识产权证书等常规申报材料外,建议重点整理以下关键资料:
研发费用的详细归集凭证;
职工社会保险缴纳记录(需体现全员覆盖情况);
研发项目立项文件及相关辅助账册。
2、规避常见填报误区
研发费用归集环节:需严格遵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确保费用类别划分精准、凭证齐全;
科技人员界定标准: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需提供"全年累计实际工作时间≥6个月"的证明文件(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
3、把握时间节点
系统申报窗口期:2025年6月30日至9月30日;
实地核查安排:需在结果公示前(10月31日前)完成,建议企业至少预留1个月时间进行材料梳理与现场准备,避免因时间紧张影响核查进度。
四、政策要求对比:2024年 vs 2025年
核查对象 | 2024年要求 | 2025年要求 |
职工≤5人 | ✓ 需核查 | ✓ 需核查 |
科技人员≥90% 且职工≥50人 |
✓ 需核查 | ✓ 需核查 |
严重失信企业 | ✓ 需核查 | ✓ 需核查 |
首次参评企业 | 无需核查 | ✓ 需核查 |
首次参评企业应尽早登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注册账号,提前熟悉系统操作,并关注省级部门发布的实地核查细则。需要辅导填报可致电